覺察的應用面向 — #AgileCoachRetreat2021 _day2

Zen Chan
Zen's iteration
Published in
May 30, 2021

--

今年見到 Erica 在 FB 上詢問準備辦一場 Agile Coach Retreat 活動,有多少人有興趣,不了解 Agile Coach 的我,當然很想透過參與活動的機會,來學習 Agile Coach 的相關知識。

活動在今年 5/28 開始,在一周內分開的5次,以線上方式進行。

第一天是分組組員的認識,大家一同討論出我們這個小組 — 「洌 —敏捷 教練的技巧與運用」 — 的共同願景, 「產出一個大家看到會點頭的東西,且可以成他人成就自己」

時間到了第二天,我們再針對這個願景,進行 Product Backlog 的發想,最終收斂成下面 3 個大家覺得最重要想優先完成的 backlog :

  1. 歸納出 敏捷教練技巧心法 3~5 條
  2. 提升「團隊覺察力」的技巧
  3. 敏捷教練在覺察團隊時的 bad smell

就 第2 、3 點都提到覺察,但有甚麼不一樣?

在進行後面第一個 sprint 時,我想要重新梳理一下自己對這 2 個 backlog 的理解,希望能增進日後討論的品質。

問題怎麼形成

團隊要能自組織,自主地解決問題,是敏捷精神所追求的。 但是要解決問題,就是得先能發現問題。

能解決問題,是我們期待的結果,但是如何定義問題,就會決定你怎麼去處理這個問題。正確定義問題,看到問題背後的本質,問題就解決一半。

回到我們思考的流程,其實不是直接看到問題,而是一段資訊的擷取跟轉換過程:

行為與思考迴路:行動 > 觀察 > 詮觸 > 決定

觀察到表徵、現象

  • 人的對話、行為、表現、應對、表情等的表象
  • 事情或工作的成完度、分數、指標等結果

解讀表徵的意思

  • 為何說這句話?
  • 對方是不高興的表情?
  • 該完成的項目沒完成,進度落後了

重新賦予意義

  • 這個議題看起來大家不感興趣
  • 他不知道這做法的重要性
  • 我這時發表意見可能會顯得不合群

若引用 快思慢想 中的系統二理論,面對需要判斷或思考的問題時,一旦賦予了意義時,接下來作出行動。行動後,收到環境的回饋(表徵),又進入下一輪的轉換流程,形成一種行為與意義迴路。

團隊文化何以形成?

每個人的一言一行,都可能成為別人決定如何跟團隊互動的 input,也就是我們的迴路,跟別人的迴路交織在一起,當迴路涵蓋的範圍日益擴增時,更形成團隊的行為迴路,或稱之為「文化」

正因為 Scrum 的框架下,要求團隊頻繁地互動與溝通。

在這種高度互動的情況下,當團隊文化不健康時,敏捷團隊會比起一般團隊更加地感受到不舒服,只因為敏捷團隊成員之間有著更高頻的踫撞。

團隊教練的覺察力,體現在哪些地方?

在討論 Product backlog 的過程中,我們踫撞出其中的2個項目:

  1. 討論出提升團隊覺察能力的方法
  2. 討論出教練在覺察團隊時能觀察甚麼? (體現於 bad smell)

這2個問題,我心中當然沒有明確的答案,但我想試著用提問的方式來整理我的疑問,藉此來讓自己經思考的過程

.

.

身為敏捷教練,怎麼提升團隊的覺察能力?

  • 如果環境固定,團隊已經找到一個最優化的方法來開發,持續高效能。但是,環境有可能一直固定嗎?
  • 環境中甚麼事情發生了變化?
  • 這些變化如何影響著團隊?
  • 我們哪裡慢下來了?哪裡可以走得更快?
  • 現在的狀態是正常的嗎?哪裡出了問題?
  • 我們可以做哪些嘗試?

身為敏捷教練,怎麼覺察團隊現在需要甚麼?

  • 團隊成立多久?
  • 團隊面對甚麼問題時,比較容易停滯?
  • 團隊現在的溝通透明嗎?
  • 團隊成員之間,有表現出安全感嗎?表現在哪些地方?
  • 團隊往往在甚麼時候會選擇沉默?

身為教練,

  • 我覺得團隊現在在甚麼階段?我有可能判斷錯誤嗎?
  • 我現在有能力給予哪些支持?
  • 我現在適合給予哪些支持?

--

--